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更多暖心服务,首个“友好校园”在北京大学落地 https://img.meituan.net/smartvenus/d3f080a1fa9516fe708a976dc55522b6765229.jpg@100w 5月14日,海淀区新就业群体“友好校园”共建活动暨北京大学“南门驿站”揭牌仪式成功举办。
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更多暖心服务,首个“友好校园”在北京大学落地
社会责任2024-05-14

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服务千家万户,希望获得更多休息、充电等暖心服务。为了更好地解决新就业群体工作中的急难愁盼问题,5月14日,海淀区新就业群体“友好校园”共建活动暨北京大学“南门驿站”揭牌仪式成功举办。活动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指导,北京大学、海淀区委社会工作部主办,美团(北京)党委协办。活动现场为新落成的北京大学“南门驿站”揭牌,在校学生代表及企业党组织、属地、学校负责人发言,美团外卖骑手代表现场发出倡议,号召新就业群体遵纪守法、安全驾驶、有序停车、文明礼让、热心公益,积极参与校园文明共建,更好服务学校师生。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海淀区委、北京大学、美团(北京)党委相关负责人以及新就业群体代表参加活动。

img
▲嘉宾为新落成的北京大学“南门驿站”揭牌。(摄影:王涛)

为进一步提升校园治理水平,北京大学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充分整合利用校内资源,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各种服务保障,积极推进新就业群体“友好校园”建设。北京大学主动了解新就业群体实际困难,协调将校内工作稳定的快递员办理了入校权限,为新就业群体协调临时餐卡,面向新就业群体开放北大“平民学校”课程资源,有效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帮助他们更好融入校园。

此外,为了向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提供更多暖心服务,北京大学升级改造“南门驿站”,驿站内设置15组共287个外卖取餐柜,有效改善高峰时段取餐环境,同时在驿站内为外卖员提供休息、饮水、充电等服务,未来还将融合取餐、休闲、文创等三项功能。

img
▲美团外卖骑手代表王兵臣在共建活动现场发言。(摄影:王涛)

北京大学还与美团合作,在驿站内进行面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家庭的“袋鼠宝贝公益计划”等文化展示,未来也将持续合作,共同打造让新就业群体暖心的“友好校园”。

今年年初,为改善骑手工作环境,促进骑手社会融入,推动解决骑手“进门难”“充电难”“休息难”“就餐难”等实际困难,美团(北京)党委联合属地各部门在北京率先启动“骑手友好社区”试点,随后在江苏、山东、上海、深圳等省市陆续推进。4月,美团(北京)党委和三里屯街道党工委联合发起全国首个新就业群体“友好商圈”项目。本次北大“友好校园”建设,是继“友好社区”、“友好商圈”后,推动“友好”系列落地的重要一步,是对友好场景的丰富和拓展。

下一步,美团(北京)党委将在市相关部门指导下,携手更多的属地单位,帮助骑手解决末端配送中的实际问题。同时,鼓励骑手力所能及参与公益行动,发挥积极作用,展示良好形象,形成多元互动、友善互助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