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賣騎手在小區“進門難”的問題引發關註。今年以來,全國多地的屬地黨委和政府、社區管理方積極開展模式探索,攜手美團等平臺共同推動“騎手友好社區”落地。截至6月末,北京、上海、重慶、武漢等12個城市的屬地黨委和政府,促成72家物業公司和社區與美團達成合作,落地“騎手友好社區”,通過協商外賣騎手通行機制、劃定專用停車區、設置小區地圖等措施,逐步解決騎手進門難、停車難、充電難、就餐難等問題。多地騎手反映,“騎手友好社區”模式的探索和落地改善了工作條件。各地通過屬地、社區、物業、配送站點等多方共商共建,提升居民生活質量,保障社區安全秩序。
騎手進出小區方便有序,“亮牌指路”平均可節省15分鐘
作為全國首個落地項目,北京昌平區天通苑“騎手友好社區”經街道、物業和美團共同推動,於今年1月正式掛牌成立。以天通苑區域的中苑二區、東三區等為例,小區為騎手開通了出入綠色通道,進行大範圍的樓牌號可視化改造,顯著提升了騎手配送體驗。
美團配送天通苑站尤站長表示:“最大的變化是送餐省時省力多了,因為天通苑小區都很大,現在高峰期送單平均能節省15分鐘。以前很多樓牌號老舊缺失,騎手常常迷路,社區請我們開會提意見,後來統壹換了新樓牌,小區門口也放置了路線圖。”在美團騎手App裏,對應的小區地圖進行了更新,騎手可查詢小區出入口和樓號,找路找樓壹目了然。據尤站長介紹,“騎手友好社區”落地後,天通苑配送效率較周邊區域顯著提升,“騎手和小區保安、居民的關系也更好了,站點的各方面配送數據大幅改善。”
重慶沙坪壩區陳家橋街道是“騎手友好社區”在當地的重點試點街道,騎手周雲川直言“幾乎每天都有新變化”。“重慶小區壹般都有多個出入口,以前我們外賣員只能走其中壹個,經常得繞遠路,還有70%的小區只能走路進。這半年來,街道和平臺壹個個小區去談,現在超過6成小區都對騎手開放,改善很明顯。”周雲川還提到,此前小區內人行道經常被機動車占道堵塞,經騎手反映,社區進行專項整治,如今交通環境更加安全有序。“我們騎手現在都愛送陳家橋的單,希望這裏能作為壹個示範,讓友好社區在更多地方推廣起來。”騎手壹致說道。
在湖北黃石,21個“騎手友好社區”在過去半年先後落地,基本覆蓋了市區內的主要配送區域。騎手司照天表示,壹些曾困擾騎手的難題,在街道、物業和平臺多方努力下,探索出新方案。“比如有個小區過去是人車分流,騎手不能騎車進,後來街道牽頭物業、居民、平臺和騎手開會,最後討論出讓騎手走車庫進小區的方案,既方便送餐,又不影響小區安全。”社區還安排專人跟進騎手反饋,比如司照天之前反映換電櫃不足,社區和平臺很快就增加了投放。數據顯示,“騎手友好社區”落地以來,區域內外賣單量同比翻了壹番,居民滿意度同步提升。
目前,美團“騎手友好社區”項目已在北京、上海、重慶、武漢等12個城市與72家物業公司達成合作,逐步得到騎手和居民的接納和認可。美團“騎手友好社區”相關負責人透露,下半年將在更多地區開展探索,還將深化與商圈、校園、園區、醫院等不同機構的合作。
社區、物業、配送站點多方協商,共商共建形成長效機制
騎手“進門難”背後涉及復雜的社區管理和多方的利益訴求,騎手能不能進、怎麽進,需要在充分溝通和試驗實踐中探索出可行方案,找到各方訴求的最大公約數。
隨著“騎手友好社區”項目推進,各地逐步形成了屬地黨委和政府牽頭,物業公司、平臺、配送站點多方共商共建的長效機制,通過簽署管理協議和行為公約等規範性文件,進壹步提升社區整體治理水平。
以黃石為例,今年4月,在屬地主管部門指導下,相關物業公司與快遞外賣企業負責人簽訂了小區文明送餐(件)安全管理共建協議,文件對參與各方的責任義務、協作方式作出詳細規定,為“騎手友好社區”的落地奠定基礎。為進壹步細化各項舉措,各地社區還通過洽談會等方式傾聽物業和騎手等各方意見,在黃石大橋社區召開的打通外賣配送“最後壹米”洽談會上,相關物業與美團站點積極建言獻策,並現場簽訂騎手進小區文明安全管理協議,同意騎手在遵守協議規定的前提下騎車進小區配送。黃石當代滿堂悅小區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胡女士表示,“我們小區的騎手友好舉措實施以來,獲得業主和騎手的壹致好評,現在物業和騎手也有溝通專用的微信群,雙方有問題建議可以隨時溝通。未來我們會把這個項目長期推進下去,爭取打造成黃石當地的示範項目。”
在北京朝陽區三裏屯,街道牽頭協調小區物業、商圈管理方、平臺、騎手等多方工作,引導小區和商場為騎手設置專門的停車區,做好規劃、改造和路線指引,同時向平臺和騎手提出文明配送規範,做好秩序治理,形成多方協同的治理格局。
在“騎手友好社區”形成的和諧氛圍下,社區與騎手也實現了善意的“雙向奔赴”。目前,不少社區為騎手提供了“關懷禮包”,如北京昌平區天通苑北街道常態化開展義務診療、理發剪發等暖心服務,武漢則開設了“小哥食堂”,為騎手提供價廉物美的工作餐。平臺和站點也鼓勵騎手積極參與社區治理及公益活動,促進騎手更好融入社區、服務社區。在送餐的空余時間,司照天和同事們經常參與陳家橋社區活動,“社區為我們騎手做了很多好事實事,平臺和站點也經常引導騎手要多為社區做貢獻,現在我們和小區的關系比以前更融洽,有需要都會互相幫忙。”
美團“騎手友好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騎手的良好配送環境離不開社區的支持,解決騎手進門難等問題,需要社會各方共商共建。借助‘騎手友好社區’項目,平臺和屬地街道手牽手、辦實事、解難題邁出實質性壹步,未來我們將持續促進項目在各地的認知度提升、體驗提升和氛圍形成,為騎手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
“騎手友好社區”是美團“同舟計劃”中的重點項目。作為外賣配送行業首個關註騎手體驗和生態建設的行動計劃,“同舟計劃”自2020年11月發布以來,致力傾聽騎手在內的社會各界的聲音,攜手商家、用戶、合作商等生態鏈上下遊和更多社會力量,保障騎手權益、提升騎手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