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收到了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關於算法的指導意見。前不久,在浙江省數字化改革重大應用成果新聞發布會上,浙江省市場監管局介紹了7月6日上線的“浙江外賣在線”,其中也涉及到“以算法對算法”、外賣配送“合理時間”的相關舉措。
壹直以來,大家對於外賣配送的算法都非常關註。因為涉及到技術,壹些網友形容算法時會說“有點賽博朋克”“神秘”。在後臺,我們也常常收這樣的留言:點外賣時,訂單顯示的配送時間是怎麽算出來的?那個時間為什麽有時很長,有時很短?今天,我們想向大家公開外賣配送中的“預估到達時間”算法規則。
“預估到達時間”的計算規則
在美團,算法測算出的“預估到達時間”其實不是壹個時間,而是四個時間,即“模型預估時間”和“三層保護時間”。因為擔心模型預估時間與現實情況不符,導致騎手配送壓力增加,我們從城市特性、配送過程分段累加和距離三個維度,額外測算出了三個時間。為了保護騎手,我們會從四個時間計算結果裏,選擇壹個最長的給騎手。大家在訂單頁面看到的,就是算法選定的那個最長時間:
外賣配送場景復雜且多變,騎手在每壹個環節都可能面臨壹些突發狀況,“預估到達時間”並不是完美的,但我們始終在思考如何讓它更完善更合理。為此,我們邀請了不同相關方與我們壹起探討配送時間的計算規則:在騎手懇談會上,我們邀請了騎手對配送全流程的多個耗時環節進行重點反饋,此外,我們還邀請了外部專家學者壹起討論算法的調整方向和細節,並在部分城市進行了試點和用戶調研。通過騎手、用戶、專家學者的合力,我們優化了算法策略,目前,我們有兩項正在持續叠代的調整:壹是在異常場景下為騎手提供時間補充,二是在部分情況下,將“預估到達時間”變為“預估到達時間段”。
在異常場景下為騎手提供時間補充
我們將通過兩種方式為騎手延長配送時間,壹種是通過歷史數據識別出長期出餐慢的商家,任何騎手配送該商家餐品,都會提前自動獲得配送時間的延長。此外,我們還梳理出了壹些異常場景,用人工幹預的方式為騎手提供時間補充:
將“預估送達時間”變為“預估送達時間段”
我們還發現,騎手在配送過程中存在壹些難度較高的特殊場景,如遠距離、單量多等場景。為降低這些共性困難場景的配送難度,今年上半年,我們在這些場景進行了試點,用戶在下單時,訂單顯示的預估到達時間,將由之前的“時間點”變為“時間段”。
此前,在長沙、蘇州、杭州等試點城市,我們向406183位用戶發放了調研問卷,約65%的用戶表示願意嘗試“時間段”的方式。從試點結果來看,用戶差評率降低了50.7%。“預估到達時間段”讓用戶對配送時間有了更合理的預期,也減少了騎手在特殊場景下的配送壓力。未來,我們將在更多場景和更多區域推廣這個算法改進。
“預估送達時間”設計的初衷是,為騎手提供送單時間規劃和建議的同時,告知用戶取餐時間,提升用戶體驗。但在算法的實際運行過程中,我們發現還存在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我們深知,算法是壹個技術,它的背後是人,它的目的也是更好地為人服務,為用戶體驗服務,為騎手安全送達服務,為商家生意服務。兼顧騎手、用戶、商家三端的體驗,是壹個長期命題,這個命題不容易,但我們正努力為之探索,因為它是我們生存的基礎。
目前,我們已經響應國家號召積極參與騎手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未來,我們將配合政府,向騎手群體提供更全面的權益保障體系,也將不斷推動算法規則的透明化,積極聽取多方意見,優化叠代算法技術,推動行業的高質量、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