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我們公布了“騎手服務評價規則”,將騎手收差評的管理辦法從罰款改為扣分。之後的騎手懇談會上,騎手還向我們反饋了壹些配送時間的問題:“手上有好幾單時,送單時間安排不過來”、“商家忙不過來半天不出餐,搞得我時間也不夠了”。
配送時間關乎著每壹位騎手的勞動安全,我們壹直在想如何讓騎手獲得更好的體驗。上個月,我們組織了壹場“騎手勞動安全保障”主題的算法交流會,向騎手、交警、專家在內的社會各界征集規則改進建議。在會上,不少騎手說,配送時間不夠主要原因有二:壹是新手期還沒熟練技能,就想多接單多掙錢;二是遇到異常場景,導致時間不夠。有騎手吐槽“等餐半小時,送餐10分鐘”。
下面,我們先通過壹張圖試著還原下騎手的配送時間:
簡單來說,騎手在配送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壹些小概率事件,我們內部也把這壹類事件叫做異常場景,異常場景的突發性和難以預測性,會讓原本合理的配送時間變得不夠用。所以,如何解決這些異常場景,讓騎手配送更從容,成了提升騎手安全的關鍵。
關於“異常場景”的應對,我們目前在做兩類事:壹是訂單角度,通過預判和識別異常場景的發生,讓訂單的預估配送時間更合理寬裕;二是騎手角度,通過給騎手更多自主選擇權,讓騎手可以靈活應對。
“單次補時+系統修正”,減少訂單可能的異常
壹個訂單的完成,通常要經歷“取餐”、“配送”、“交付”三個環節,騎手在這些過程中會遇到的環境較為多樣,從室內到室外、從公共道路到內部道路、從等電梯到爬樓梯,他們可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異常場景。去年,我們識別了30多個異常場景,在此基礎上,我們壹直在擴充可識別的異常場景範圍。
對於識別到的異常場景,我們會通過“單次補時+系統修正”這兩種方式,給到騎手配送更多合理寬裕的時間,前種方式幫助應對當前的異常,後種方式幫助應對未來可能的異常。這樣的改進在配送各個環節都有覆蓋:
更多接單選擇權,幫助騎手應對可能的異常
只解決訂單的異常還不夠,騎手遇到訂單之外的異常該怎麽辦?比如,電動車在路上壞了無法繼續配送、或者騎手取錯餐需要折返重新送等等。
目前對於這類場景,我們會在兼顧用戶體驗,滿足部分條件的前提下,給到騎手壹定的接單選擇權,比如騎手可自行設置“同時接單量”,再舉個例子,當騎手不便再接新訂單時,可在App上通過發起改派、轉單、將接單狀態修改為“忙碌”等方式,自主管理當前的接單節奏。
給騎手壹定的接單選擇權是為了幫助他們靈活應對難以預測的異常,讓騎手更加安全、從容。像這樣以“騎手勞動安全保障”為出發點的舉措,覆蓋了騎手接單全流程:
除了優化算法規則、研發智能硬件、及警企合作等方式,未來我們也會持續地探索更全面的方式來提升騎手安全。
騎手是我們最重要的夥伴,守護和保障騎手的勞動安全,壹直是我們工作的重點,也是我們算法規則最基礎的前提,我們相信安全是最近的路。同時外賣是壹個涉及到騎手、用戶、商家等多方角色的場景,我們會在保障騎手安全的前提下,兼顧用戶體驗以及商家體驗。
未來,我們將繼續不斷推動算法規則的優化,積極落實算法取中,聽取多方意見,優化叠代算法規則,推動行業的高質量、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