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內卷”成為從2024年延續到2025年的關鍵詞。繼去年多個高層會議釋放出明確的“反內卷”信號後,包括光伏、風電、汽車等行業在內的傳統行業紛紛響應,公開表態要抵制“內卷式”惡性競爭,堅持長期主義。隨後,外賣行業在2025年開年也打響了“反內卷”第壹槍,美團率先推出算法公開、上線防疲勞機制、補貼商戶等壹系列措施,用行動告別“極致效率”時代,反哺產業上下遊。
多行業明確“反內卷”抵制惡性競爭
從2024年延續至2025年的關鍵詞竟是“反內卷”。
多個行業從去年12月開始密集表態: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聯合16家光伏頭部企業召開專題座談會,就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強化市場優勝劣汰機制等進行交流。12家風電公司簽署了《中國風電行業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環境自律公約》,抵制低價惡性競爭。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電力裝備及供應鏈分會同電力裝備企業發布《強化電力裝備行業自律抵制“內卷式”惡性競爭倡議書》,倡導開展合理有序的價格競爭,反對低於成本價的“內卷式”惡性競爭。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企業2025年新年致辭中表示,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內卷式”惡性競爭,不搞“大躍進式”的惡性發展。
新年伊始,外賣行業則打響全面“反內卷”的第壹槍。如美團近期密集推出各項“反內卷”舉措,如公開算法、開啟騎手懇談會改進配送規則、取消“超時扣款”、全面上線騎手“防疲勞機制”、投入10億助力金補貼餐飲商家等等。
從傳統制造到互聯網行業,為何都提到“反內卷”的發展戰略?
當下,全球經濟正在艱難穿越周期,外部環境復雜多變,中國要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堅守住高質量發展道路,勢必需要通過創新增強差異化競爭力,而非通過“內卷”讓各行各業陷入同質化競爭的泥沼。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動關系系主任孟泉告訴南都記者,內卷化問題的存在,顯然掣肘了不少新興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內卷化造成的壹些負面影響,如逐底競爭、重復低效勞動、過度開發,甚至是對勞動者的奮鬥精神、工匠精神都會不同程度產生負面影響。
“反內卷”成高質量發展和企業創新必要手段
誠然,政策和法規早已先行壹步。2024年7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是明確指出,要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範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去年12月提請人大常委會審議並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草案中,新增“禁止平臺經營者強制商家低於成本銷售、禁止大型企業等經營者濫用自身優勢地位損害中小企業合法權益”等條款。
今年開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袁達提到,要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積極化解壹些行業供大於求的階段性矛盾,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大力培育壯大未來產業、新興產業。
同月,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束為在國新辦發布會上,針對平臺企業的“內卷式”競爭,明確提到,2025年市場監管總局將從促進平臺規則公平透明、降低平臺內商戶成本負擔、凈化直播電商行業生態等方面著力規範市場競爭秩序,抓緊完善平臺規則、直播電商等方面的監管制度等。可以看到,互聯網平臺成為2025年開年監管層面“反內卷”的首批重點關註對象。
其實,無論是傳統行業還是互聯網科技行業,“內卷式”競爭首先會造成產能過剩,在內需不足的當下更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影響經濟高質量發展。
比如在電商行業,在“低價=流量”的競爭驅動下,商家端只能用價格戰這種簡單粗暴的手段留下消費者,為了獲得平臺的流量傾斜,刷單、虛報數據等成為常用手段。在低價惡性競爭的環境下,商家利潤減少,只能進壹步壓縮成本,消費者看似買到了便宜商品,實則卻質量堪憂甚至貨不對板,最後產業鏈各環節都不得不咽下“內卷式”發展的苦果,行業更是談不上可持續發展。
再比如外賣行業,此前也受到“內卷式”競爭的輿論爭議。在這個多邊交易市場之中,消費者想要越快收到餐食、外賣騎手想要多送單獲得更高收入、商家則希望配送成本越低訂單越多。因此也衍生出不少復雜問題,比如騎手在經濟壓力下工作時間過長可能引發的安全風險,餐飲行業產能過剩之下商家開始打“價格戰”,消費者和平臺亦無法從中受益。
從行業結構來看,外賣產業作為服務業典型代表,壹頭連著最廣大的中小微餐飲實體商家,壹頭連接外賣騎手這個“靈活就業最大蓄水池”,因此“反內卷”的必要性更強、意義更重大。
外賣打響互聯網全面“反內卷”第壹槍
2025年開年之際,美團便從產業上下遊入手,率先邁出了“反內卷”的步伐。首先是給騎手“松綁”,近幾日美團在全國推廣上線的“防疲勞機制”,騎手實際跑單超過12小時將強制下線休息。從已試點數據來看,只有0.18%的騎手會觸發該條款。
業內人士分析,這項舉措的意義在於,在保障騎手安全的同時,也傳遞出壹個信號:平臺不再鼓勵過勞式的“單王”,亦不再倡導過度競爭,也能夠為處在中位數收入的騎手創造更加公平的環境。
與此同時,美團還公布將在2025年底前全國範圍內逐步取消“超時扣款”的規則,推動負向處罰向正向激勵轉變,進壹步為騎手創造更加友好的工作環境。
面向產業上遊的中小餐飲商戶,美團則投入10億助力金進行真金白銀的補貼。就在元旦後,據悉不少商家在社交媒體上曬圖,稱賬戶裏收到了美團的現金打款,少則數千元,多則上萬元。
這也是外賣平臺在產業上下遊全面“反內卷”的探索。就在去年,美團還大刀闊斧改變流量規則,如在流量機制的設定中弱化營銷活動因素、精簡營銷活動、優化活動規則等,將流量進壹步向優質商家傾斜,而非純以低價來分配流量。
當下,餐飲行業正面臨結構性轉型周期,行業供給過剩,快速進入“淘汰賽”階段;並且房租、人工、原材料等剛性成本持續走高。這也導致中小微實體商戶對於新品研發的投入更加謹慎,這不利於行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
美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美團投入10億助力金為商戶提供資金支持,幫助商戶降低在平臺上的運營成本,提升盈利能力,不僅有助於商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也能夠不斷激發餐飲行業的活力與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