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只是壹份工作,而是尊嚴。”2025年元旦,電影《小小的我》上映,引發熱烈討論,尊重殘障群體就業權利,給予平等就業機會成為社會關註的話題。
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我國有 8500多萬名殘障人士,約占人口總數的6%。而在現實生活中,殘障群體的就業牽動人心。《中國殘疾人事業研究報告(2023)》顯示,目前仍有1000多萬名就業年齡段的持證殘障人士尚未實現就業。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具有勞動關系靈活、工作內容多樣、工作方式彈性等特點的新就業形態給殘障群體的就業和融入社會提供了全新的機會。公開數據顯示,美團已有8507名在職殘障騎手,喜馬拉雅殘障主播數超過10000名,還有不少殘障人士積極參與在線教育、網店微商等工作。
為了幫助殘障群體就業,各平臺也推出了針對特殊群體的便捷功能。美團從2022年上線的“聽障關懷功能”不斷升級,已全量覆蓋全國騎手。騎手可自行選擇是否展示“殘障騎手標識”,以便於增進用戶理解;到達送餐點時,可以使用語音外呼功能,由騎手客戶端通過智能語音系統給顧客打電話,告知訂單已送達。
殘障群體就業,比他人更努力壹點
外賣騎手許龍慶今年37歲,住在江西省南昌市八月湖街道。小時候,因為發燒不幸成為腦癱患者。在他眼裏,自己和電影《小小的我》中的“劉春和”壹樣,在找工作時也備受挫折。他嘗試了保安、工廠工人、餐廳的服務員等各種工作,但是對方見到他後都表示拒絕。
直到2019年,經堂弟介紹,32歲的許龍慶,註冊成為了壹名外賣騎手,有了人生中第壹份工作。與其他工作不同,外賣騎手不需要面試,也沒有工作時間要求,幹壹單就有壹單的收入,許龍慶表示,“在家也許就是等死,不如出來闖壹闖”。
對於許龍慶來說,這份工作並不容易。壹開始,他花了兩個星期的時間學習騎車,熟練了才正式接單。對周邊環境不熟悉,他就努力地壹單單跑,把附近的商戶都記了下來;不太會跟客戶溝通,有時候還會因為無法控制的面部得到差評,他就反復對著鏡子練習微笑。
許龍慶說,自己比站點的其他騎手會更努力壹點,正常的情況下,他每天平均要跑40單以上,而其他同類型騎手的平均水平在30單左右。最高的壹個月,他曾拿到了超過8000元的工資。據許龍慶介紹,他跑單5年來,壹共攢下了8萬余元。
“外賣騎手這份工作對我來說有意義,勞動最光榮,這讓我變得更加真誠、自信、勇敢。”目前,許龍慶已經在外賣騎手行業工作了五年,送出超過30000單外賣。
但在實際送餐過程中,像許龍慶這樣的殘障人士也存在著與客戶難以溝通的麻煩,他告訴記者,有時候口齒不清,表達不好,容易引起客戶的誤解。同樣的困難也發生在聽障騎手身上。
成都騎手孫浩欽是壹名聽障患者,他在成為騎手之前也屢屢求職被拒,但經過努力,現在的孫浩欽壹天最多能跑80多單,月單量穩定1500-1700單左右,收入經常過萬。
在跑單過程中,孫浩欽用手打字,速度較慢,因為缺乏語言學習,輸出的句子容易令人“看不懂”。孫浩欽的站長蘭世明告訴記者,在站點還有幾名聽障騎手,他們都會面對手語比劃的溝通難關,站點會給他們打印壹張紙,貼在餐箱上,提醒過往車輛,這是聽障騎手,請大家在交通上讓壹讓。在送餐完後接到投訴後,站點也會向用戶打電話解釋情況。
保障就業平等,升級關懷功能
為了幫助殘障群體更好的適應騎手工作,增進用戶的溝通與理解,2024年12月3日,騎手APP更新的版本新增了“殘障騎手標識”,騎手可以自由決定是否展示殘障標識。新版本還取消了原有的電話聯系功能,在APP顯著位置支持IM(即時通信)在線溝通語音轉文字,壹舉解決了騎手送餐中的溝通難題。
美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聽障騎手可以在客戶端上傳證件進行認證,認證通過後就能使用板塊內為聽障騎手研發的送餐關懷功能,包含取餐送餐電子便捷溝通卡、問路電子卡、技巧學習等板塊。
上述負責人介紹,2022年以來,平臺不斷更新聽障騎手關懷系統。騎手可以通過振動和視覺提示來接收訂單信息。
在社交平臺上,已經有許多用戶發現了訂單頁面的騎手信息的新變化。壹位博主在收到系統提示的信息後,為殘障騎手打賞了紅包,她表示,“每壹個付出勞動的人都值得被尊重,尤其是本身有身體缺陷但仍為生活努力拼搏的人。”
新功能更新以後,內蒙古外賣騎手嘉文提到,壹位顧客在看到了殘障騎手標識提前開門迎接,為此他十分感動,也體會到了關懷模式帶來的便利。
2021年7月8日,國務院在《關於印發“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的通知》中提出,“要在經營場地、設施設備、社會保險補貼、金融信貸等方面扶持殘障人士自主創業、靈活就業……鼓勵互聯網平臺企業,中介服務機構等幫助殘障人士參與網絡零售、雲客服、直播帶貨、物流快遞、小店經濟等新就業形態。”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1月底,美團有8507名在職殘障騎手。在實際工作中,面向殘障群體,平臺也在持續提供就業機會,在培訓以及日常工作管理方面針對聽障騎手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進,為其正常工作提供支持。
2024年12月,深圳壹外賣平臺站長招收7名聽障騎手的新聞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註和討論,不少網友表示,“向聽障騎手致敬,更應該給聽障人士多些機會就業”。
殘障騎手許龍慶也表示,“期待平臺持續推出更人性化的功能,希望社會對我們多點尊重,多點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