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不僅關乎消費者切身利益,也是商家與平臺共同健康發展的基石。
作為平臺方,美團嚴格落實國家法律法規等相關規定,不斷打擊“證地不符”及其伴生的借證、盜證等違規行為,努力推動更多食安基礎建設落地。
2024年,我們共處置外賣商家違規問題4.5萬個,同比2023年處置量提升了41%。在治理過程中,我們也深刻意識到,在完善食品安全保障的路上,行業仍面臨諸多挑戰。
近期我們發現,盡管經過集中整治和政策宣傳,商家越來越重視在食品安全環節的投入,尤其是重視做好合法合規的各項工作,但面對復雜的餐飲生態,仍有部分商戶缺乏規範意識,導致違規“幽靈外賣”現象出現。
根據平臺持續治理的實踐經驗,“幽靈外賣”壹般是指部分線上餐飲商戶提供的資質存在異常情況,或商戶實際經營地與證件載明地址不符的問題。這壹問題不僅涉嫌違法違規,也成為了某些店鋪逃避監管的手段。
這些違規的“幽靈外賣”,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信任和安全感,還對很多正在拓展線上運營的餐飲品牌造成了公信力的損傷。
為深入解決違規“幽靈外賣”的問題,我們將進壹步落實以下五項舉措,構築食品安全防線,配合執法部門遏制“幽靈外賣”等各類違法行為。
具體措施如下:
第壹,建立違規商家公示機制。對實際經營場所與資質載明地址不壹致的商家,立即采取下線處理,嚴重違規商家將會列入高風險名單。對存在證照問題、證地不符等嚴重違規的商家,我們將在“美團外賣規則中心”進行公開披露。
第二,加強商家入網審核驗真能力。壹方面,提升資質審核力度,通過OCR(光學字符識別)圖片識別、系統校驗與人工審核的三重驗證,攔截處置違規入網的商戶;另壹方面,增加高風險場景重點審核,對美食城等場景增加線下驗真流程,商家需經平臺業務人員線下核實後方可入駐。
第三,投入新技術和新模型提升風險識別能力。基於信息重疊、地址相似性等特征,前置識別出疑似有風險的商家,進而觸發業務人員線下核驗;針對商家店鋪門頭圖重復等問題,開發校驗和識別模型,通過系統自動攔截失真、盜用門頭信息等情況;增加LLM(大語言模型)新技術應用,提升數據及算法能力在高風險商戶治理場景中的應用。目前,這些新產品幫助我們在識別違規商家的準確度上提升了67.5%。
第四,加強線下巡檢抽查監測力度。對疑似違規商家建立線下巡檢機制。線下業務人員接到任務後,需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線下專項巡檢,核驗門店地址真實性、現場環境衛生情況。自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美團已完成超過10萬次疑似高風險商家的線下巡檢任務。
第五,多方協同構建透明監督體系。在部分地區試點與監管部門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核實商戶資質、經營情況等信息;建立對商家違規的舉報機制,將無實體店、證地不符等異常信息作為校驗參數加入風險模型;連通大眾點評信息,展示更多商家圖片,接受消費者的監督。
除了通過以上五大舉措嚴厲打擊“幽靈外賣”,近年來,我們壹直在探索和升級食品安全保障措施。
在履約配送環節,我們按照地方監管要求落實了外賣騎手的健康證明管理,定期推出系列專題培訓課程。截至2023年底,平臺聯合相關協會共計制定10項配送相關的標準規範;
在食品包裝上,自2017年起,我們率先在全國推廣食安封簽密封措施。2020年,我們聯合中烹協等組織制定《餐飲外賣密封規範》;
制度保障方面,我們在2020年推出“放心吃”食品安全責任險,並設立權益保障基金,為消費者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在提升行業整體規範上,2021年,我們聯合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編制了《中小餐飲商戶食品安全操作系列指引》,引導中小餐飲商戶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提升食品安全意識。
未來,我們將持續推進食品安全治理,扮演好“守門人”的角色,努力為大家提供更安全、更放心的外賣點餐環境。
如果大家在生活中遇到“幽靈外賣”等食品安全問題,可直接撥打專屬熱線1010-5557,平臺將在第壹時間交由相關部門跟進。同時,也歡迎大家隨時在後臺提出建議,我們會記錄整理,不斷完善相關措施,做好保障消費者“舌尖”安全的小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