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餐飲行業進入調整期,作為商家經營的小幫手,我們也在全力適應變化,不斷維護行業生態向好發展。
2024年下半年以來,美團圍繞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降低商家營銷成本、打造公正評價體系等方向,上線了壹系列舉措,在全國召開了10多場商家懇談會,收集了50多條共性問題,這些溝通幫助我們更好地改善行業生態。
以營銷成本為例,接到商戶反饋後,經過調研,我們發現其實是此前的營銷工具存在部分產品設計問題。調整後,目前商家參與特定營銷活動的成本下降了15%,但相關活動帶來的訂單量卻提升了30%。
基於商家的真實反饋,我們得到了壹個多贏的結果。這讓我們意識到,和商家更多的溝通是建立多方共識,幫助商家經營得更好的關鍵。
新年伊始,美團在市場監管總局的指導下,開啟了新壹輪平臺治理規劃,持續強化反壟斷合規,進壹步優化行業發展環境。
1月20日,我們舉辦了2025年首場生態建設舉措規劃懇談會,恭聽商家代表們的建議,共同探討行業發展。
以下是商家對我們提出的更多建議與期待:
註:內容根據速記整理,已經過發言者確認同意。
商家建議摘要
“希望平臺能引入第三方檢查機制,幫助行業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我們作為商家,也不希望門店主動要好評。”
“外賣需要精細運營,希望平臺能進壹步叠代,區分不同餐品的出餐時間規則,總結商家的出餐習慣。”
“美團可以牽頭對商家的食品安全等級進行分級,把更多好的商家推薦給消費者。”
“適當給商家增加差評申訴次數,避免商家被惡意差評誤傷。”
“有時候我們給用戶的滿減券沒有顯示使用門檻,產品需要更精細壹些。
01 幫助商家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宏狀元:希望把食安等級作為流量排序的依據。
“將食品安全評分或等級作為(流量)排序的依據,能幫助消費者識別優質商戶,對於優質商戶也是有益的。”
華天集團:希望平臺可以給食安做得好的企業打上“食安放心商家”標簽。
“對近些年沒有發生過食安問題,或者公眾反饋好的企業,達到壹定的標準,我們就給打上標簽,表明是屬於消費者能放心的,給他們流量支持和正向反饋,我們的競爭環境會越來越正向。”
陶陶居:希望對商家的食品安全等級進行分級,食安培訓也需要容易落地的方法。
“對商家食安等級,比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會有分級,平臺是否也可以去擬定類似的評級系統,比如A級、B級、C級這種。另外,食安培訓不能只看壹些視頻,我們更需要壹些容易落地執行的方法。”
和合谷:安排食安培訓基礎課程,考完試才能開業,還要引入第三方檢查機制。
“美團能否整理壹些基礎的食品安全培訓課程,如門店培訓、門店上線前考試等,商家要考試完之後,才可以開業。另外,自己檢查與第三方認證是不壹樣的,能否引入第三方檢查機制,定期公布檢查結果,可能權威性更強。這樣,對自己要求比較嚴格的商家,可能就不需要再頻繁抽查了。”
美團回應:
“我們目前會對食安違規的商戶進行下線處理並定期公示,也正在考慮把用戶反饋的食品安全問題訂單展示給商家,幫助商家提高食安數字化的管理水平。我們會叠代食品安全相關產品和舉措,推動更多食安基礎建設落地。正如大家所說,我們希望商家都做好食品安全,把優質商戶推到前面去,給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外賣服務。”
02 簡化營銷,降低商家成本
華天集團:支持減少營銷,把流量及排名給到品質商家。
“減少營銷活動的權重,我認為是壹個挺好的舉措。降低營銷內卷程度,把流量以及排名更好地給到品質商戶,引導商戶從提升產品和服務上下功夫。”
蘭湘子:營銷活動簡化後,希望能讓顧客更認可“這個菜好不好吃”。
“平臺調整營銷規則之後,營銷活動在逐漸隱藏,商家排名更多以熱銷榜、粉絲榜來突出。其它的板塊中,比如能突出菜品賣點的版位目前感覺相對少了,看能不能優化。因為去掉活動之後,顧客更認可的是這個菜好不好吃。”
花小小新疆炒米粉:希望滿減券顯示使用門檻,推廣系統需要更精細。
“精簡營銷活動,我們是比較支持的。關於評價滿減券的問題,站在消費者角度來看,領取的券只顯示額度,沒顯示門檻,要用時券用不了,這對消費者來說體驗不好。另外,推廣的預算和時間範圍上,我覺得在設置上還是不夠精細化。”
陶陶居:希望平臺提供的分析報告能更直觀,幫助分析用戶畫像、需求和消費場景。
“希望平臺用大數據幫我們分析用戶畫像,告訴商家用戶的產品需求和消費場景。目前,美團已經提供了很多分析報告,但有的還不夠直觀,建議增加更多市場趨勢分析、熱點菜品追蹤等,幫我們用在堂食以及外賣產品研發上。”
美團回應:
“我們正在弱化營銷導向,希望在商家推薦上更多呈現店鋪的特有品質,不提倡‘營銷內卷’。另壹方面,我們通過智能營銷助手,幫助商家更好地實現成本管控。大家提的精準營銷的能力都在規劃中,今年我們也會推出壹些新產品,希望能幫助商家把東西賣得更好。”
03 打造更公正合理的評價體系
蘭湘子:用大數據治理惡意點單、惡意勒索的差評。
“評價是我們最看重的,這就不得不提惡意差評,曾經有壹個顧客在北京、河北、山西、西安都點過單,累計在我們這裏拿到了近 2000元的賠償。以前我們都是走線下賠付,這個案例以後,我負責的華北區域要求賠付全部走線上,因為平臺有壹個好的點,就是發現他這個賬戶異常以後,再賠付就賠付不出去了,這些保護機制能減少商家損失。”
花小小新疆炒米粉:希望剝離配送評分指標,按比例增加差評申訴次數。
“對商家評分的綜合計算方式,目前是基於口味、包裝、配送三個角度,但我覺得配送其實和商家沒有直接關系,希望能把配送的評分剝離出來,因為我們確實也解決不了。另外,壹個商家申訴差評的次數是固定的,訂單少還可以,但對於日均兩三百單的商家,出現差評的概率就會更大,建議能按照訂單比例增加壹些次數。”
和合谷:我們需要真實評價,不希望門店主動向顧客要好評。
“我們需要的是顧客的真實評價,而不在於能把評價分拉高到多少。平臺在差評申訴前需要有與顧客溝通的書面證據,這跟我們對門店的要求是壹樣的。這就要求妳重視顧客的消費感受,而不是簡單地說‘這個評價不怪我’。即使不怪妳,妳有沒有跟顧客溝通?因為線上沒有面對面的交流,更需要溝通了解到底為什麽給了差評,是顧客誤會了妳,還是妳確實做得不好。我們後期的管理方向是希望門店不要主動向顧客要好評。”
陶陶居:希望能按照品類設置不同的出餐時間,獎勵願意寫真實評價的客戶。
“我們想探究高頻率出現差評的原因,以及門店該如何改善客戶體驗。平臺要獎勵願意寫真實用餐體驗的用戶,讓商家能根據這些真實、優質的評價改善自身。另外,對於中餐、正餐來說,周末會遇到卡餐的情況,騎手會問為什麽別人10分鐘出餐,妳們要20分鐘。希望平臺能針對不同餐品,設置不同的出餐時間規則,例如中餐、正餐有出餐時間的特殊性,緩解騎手配送和商家出餐慢的沖突。”
胡大飯館:希望大數據能總結出商家出餐習慣,給更多出餐時間。
“我們屬於正餐,也會遇到出餐慢的問題,希望平臺利用大數據總結商家出餐習慣,給到更多出餐時間,解決商家出餐問題。”
美團回應:
“對於‘按照品類設置不同出餐時間’的反饋,我們已經在改進中,未來會進壹步優化相關能力,緩解商家出餐慢和騎手配送的沖突問題。同時,我們希望商家出現卡餐時能及時設置,這樣平臺能更快知道商家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騎手後續取餐規劃。我們也希望和商戶壹起打造客觀真實的評價體系,無論評價是好是壞,這樣才能幫助商家持續改善服務。”
推出壹系列商家生態建設舉措,持續開展商戶懇談會,是美團保障商戶權益、服務商戶高質量發展、強化合規經營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們落實市場監管總局關於“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促進平臺經濟領域各方主體互利共贏”要求的行動。
接下來,我們將定期開展專題懇談會,認真傾聽商戶反饋,積極響應並跟進措施落地情況。如果大家有更多建議,歡迎留言,我們將逐壹記錄整理,作為推動商家規則改善的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