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市民感受“舌尖上的春天”,上海商业线上线下齐发力 https://p0.meituan.net/smartvenus/519f64f1d51d8470ecad1f9b5fce83591696.png 随着更多即时零售平台牵手本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销路问题解决了,农民钱袋子鼓起来了,田地利用率高起来了,更多新鲜安全的农产品,也以更快的速度送到消费者手中。
让市民感受“舌尖上的春天”,上海商业线上线下齐发力
零售业务2023-03-20来源青年报

青浦郊区,清晨6点的广袤田野上,三两农户已经开始在田间耕地、播种、摘菜。中午12点,一批还带着露水的鲜嫩春菜,从田间地里,被运到1公里以外的上海录海蔬菜专业合作社。在那里,工人们仔细挑拣荠菜、草头等时令蔬菜的黄叶、烂叶,做简单包装后一摞摞摆放整齐。

下午4点,一箱箱散着青草香的菜篮被装上车,全程冷链发往上海郊区的大仓。在通过一系列质检后,被发往城市各个服务站。通过“手机下单,30分钟配送到家”的即时零售,当晚,一道道当天采摘的“春日野味”就能被端上上海市民的饭桌。

“以往这边的农地,农民自家的人力跟不上,基本有70%的种植生产不能保证。叠加销路、气候等不稳定因素,农民收入很不稳定。”上海录海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孔万泉介绍说,“除此之外,散户模式下,蔬菜的食品安全也无法达到规范化要求。”

而现在,随着更多即时零售平台牵手本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销路问题解决了,农民钱袋子鼓起来了,田地利用率高起来了,更多新鲜安全的农产品,也以更快的速度送到消费者手中。

美团数据显示,上海地区今年上线平台的春菜品类有近50种,较去年增加了34%。上海本地种植的时令春菜中,菜苔、枸杞头、蚕豆等品类日均销量同比增长近2倍,热门春菜红米苋日均销量增幅达4倍。

美团买菜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这些“本地尖货”将通过流量倾斜和活动资源扶持,为青浦蔬菜提供线上专属频道和定期营销活动,同时加大采购力度,给上海市民提供标准更高、配送更快的本地农产品。

一大早,市民李女士就推着购物车在超市里享受着“沉浸式”购物乐趣,她的购物车里摆满了当天新上市的莴笋、蚕豆等各类春菜。

位于上海市中心斜土路上的家乐福徐汇店,可以便捷服务到周边6个大型社区12万居民及3家大型医院,家乐福将其定位为社区生活店。此番该店“升级”后,不少顾客赶来购物,只见以前很多购物卡不能用的标识都不见了,据徐汇店店长反馈,目前门店春菜等时令品正在上新,各类商品补货几乎恢复正常。

蔬菜专家、上海农科院园艺所研究员朱红芳介绍,上海市民消费的绿叶菜,近五成来自本地,主要产自青浦、崇明、浦东等9个涉农区域。“由于绿叶菜不能长途运输,所以本地菜拥有天然的距离优势,运输时间短,可以保鲜。”据介绍,仅今年春天,包括草头、马兰头、荠菜等时令春菜在内的绿叶菜,消耗量将达到10万吨,分摊到个人,平均每个上海人这个春天要吃10斤绿叶菜。